針對結構性干部“急用現找”現象,南江縣立足當前、著眼長遠,突出“準、活、用”,建好“蓄水池”,拓寬選人用人渠道,為干部隊伍建設增添了“新動能”。
強化一個“準”字,選好入池人選。一是下好干部摸底先手棋。著眼2026年縣鄉換屆,聚焦鄉鎮(街道)和縣級部門領導班子成員、選調生、引進人才等重點對象,收集整理干部信息,建立優秀年輕干部、女干部、黨外干部臺賬,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。二是打好需求分析主動仗。按照“年輕干部紅色薪火工程”要求,對2021年換屆后結構性干部配備情況進行專題調研,對班子隊伍的年齡、性別、黨派結構進行綜合分析,對常態化配備和2026年換屆結構性干部需求進行分析測算。三是用好德才兼備度量衡。對標領導班子建設配備標準,考準考實備選人選德才表現,按1:3的比例,擇優篩選優秀年輕干部339名、女干部 99名、黨外干部70名,為選人用人提供了量足、質優的干部來源。
突出一個“活”字,保持一池活水。一是抓好源頭建設。聚焦涉及文旅康養、生態工業、經濟金融、城建規劃等緊缺專業人才,設立專項編制池,每年拿出人才引進計劃的20%、公務員招錄計劃的10%,定向招引“985”“211”高校畢業生,及時吸納“新鮮血液”入池。二是抓好動態管理。對蓄水池的干部進行動態管理,每半年更新一次,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調整出去,對在開展重大斗爭,完成重大任務,應對重大事件中涌現出來的優秀人選及時納入,做到優進絀出,“蓄水池”內優秀干部常態保持在500名左右。三是抓好監測預警。建立領導班子配備指標動態監測預警機制,每半年更新1次臺賬、每年開展1次專題分析,綜合研判結構性干部進退和配備需求情況,作出前瞻性預案,及時調整補充缺口人員。
重在一個“用”字,發揮建池作用。一是重點培養一批。充分發揮黨校和村政學院主陣地作用,高標準甄選學員,高水準設置課程,高規格聘請師資,每年從“蓄水池”中遴選100名優秀干部參加賦能培訓,提升干部的專業素養和履職能力。二是實踐歷練一批。嚴格落實“縣鄉聯動、一體推進”的要求,扎實推進“三線墩苗育才計劃”,選派110名“蓄水池”優秀干部到項目建設、招商引資、應急管理等一線崗位鍛煉,讓干部在難事、急事中經受磨煉,提升存在感、成就感和獲得感。三是及時使用一批。堅持“使用是最好的培養”,對已在重要崗位的干部,強化跟蹤考察;對有發展潛力但未在重要崗位的干部,放到關鍵崗位壓擔培養,堅持用當其時,對需要重點培養的敢于打破隱性臺階,成熟一個、使用一個。2023年以來,新提拔使用35歲左右干部16名。